> 靠谱的专业课考研机构 > 巅峰时刻:2022年我读了个水硕

巅峰时刻:2022年我读了个水硕

2022-08-09 作者:gong2022




趁着2019级非全日制统招研究生迎来毕业季,2023年考研院校发布招生简章的前夕,我想以一个当事人的身份来谈谈这个被称之为「水硕」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聊一聊它的前世今生,探讨一下它的是非曲直,为后来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真的假文凭

“我初中毕业都能拿下党校学历,你说好拿不好拿?其实就是花钱买文凭。我还去上课,一个月上几天吧,就在县党校,很多领导课都不上。考试时答案都有小抄,可以买,考试时监考也不严, 可以抄。就是英语对我有点难,答案我事先都在书上找好了,考试时抄上就行了,这样英语也过了。 今年春上领的毕业证,函授本科。”

这是一段对某位干部的访谈记录,截取自一篇在体制内广为流传的博士论文《中县干部1》。2009年的中县干部群体,拥有本科研究生学历堪称「标配」。被戏称为「文凭批发基地」的党校、当地院校功不可没。在党政系统内,这类注水文凭是被承认的。客观的讲,学历只是门槛,但对于拥有正规国民教育序列学历的干部来说,似乎有些不公。

如果文凭代表的是对教育质量的衡量,那么忽略了教育质量的文凭,充其量也就是「真的假文凭」。在职学历的的含金量问题一直被社会所诟病,从生源的筛选,到培养过程,整个链条弥漫着不靠谱的味道。作为在职学历中顶级代表---在职硕士研究生也是如此,不免令人扼腕叹息。有识之士已经看出,现有的在职学历教育面对其所肩负的国民教育责任日渐力不从心。

随着国家日渐强盛,也出于从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目的,国家对非全日制学历下手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剩下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改?从哪里下手改?怎么改?终于,2016年,教育部一纸通知2,正式将硕士研究生按照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规定两者均采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招生模式,执行相同的培养政策和标准,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在职研究生新政策前后区别见下表:

入学方式

面向对象

培养标准

论文抽检

文凭

旧政策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统考

本科毕业三年以上

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一致

不纳入

学位证

新政策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几乎所有人均可

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致

纳入

毕业证

学位证

自此,以往的在职硕士研究生被一扫帚归到垃圾桶里,一代新人换旧人,新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以正式成员的身份列入国民教育序列。高校则立刻响应国家政策,自2017年起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照计划将招收13.6万,占比当年总招生人数的28.4%。

非议三宗罪第一宗罪:刻板印象

与政策上的高调截然相反,社会上对这个尚处于「襁褓」的硕士研究生几乎毫无反响。「非全日制」这四个字的含义在2016以前的中国,代表着非国民教育序列学历。从「电大、夜大」等为代表的函授体系中走出的学生,被冠以「低素质」、「混文凭」、「学历造假」等负面标签。在2016年之前盛行的「在职研究生」更是打出「先入学、后考试」的口号,以极低的入学门槛,不纳入抽检的学位论文,造就了相当一批只拥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即所谓的「单证硕士研究生」。

因此在绝大多数社会人眼中,在职硕士 = 非全日制,这就是水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而这,就是「非全日制」的第一宗罪:刻板印象。人类为了简化认知的复杂程度,以概括固定方式对同一群体冠以相同的看法,这并没有错。但是,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言,事物永远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之中,非全日制也一样。自2017年起,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被纳入了国民教育学历序列,其论文也纳入抽检,此「非全日制」已非彼「非全日制」。

但若想改变社会上整体对非全日制的刻板印象,路途漫漫。

第二宗罪:生源差

在这一片嘲讽声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职人员,勇敢的开始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这只毛脚蟹。根据相关统计,2017年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当年一志愿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约为总报名人数的1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惨淡的初试成绩,能够超过复试线的在职考生寥寥无几。以浙江大学工程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数据为例,一志愿上线人数一直徘徊在50人以下。

博士研究生考试

浙江大学工程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数据

面对惨淡的过线率,和大把的空闲招生名额,招生单位开启了一波「微操3」。此时,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依然是主力军,有大量的考生在复试中落败,高校趁机放出专业内调剂,允许在复试中被淘汰的全日制考生调剂到非全日制。经过如此精妙的操作,漂亮的完成了当年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大量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应届考生成为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主力生源,这显然不符合国家一开始对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对象的定义。所以,2020年开始,教育部不再允许考生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之间相互调剂,浙大的工程类非全录取人数一下子从300多人跌落到50人。这一年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局面格外寒冷。

而这,就是「非全日制」的第二宗罪:生源差。面对研究生初试这个龙门一筹莫展的在职考生,与全职备考并报名全日制的考生形成了初试成绩上的鲜明对比。同一院校同一专业,全日制考生轻松过复试线,400以上高分比比皆是。

对于习惯以考试论成败的中国人而言,在初试环节已经体现出了两类人群的巨大「质量」差异。但受伤的并不只有在职考生。

相当一部分报考全日制的考生,因为复试被刷选择调剂去非全日制同专业。这些考生只是不想再在内卷大赛中消耗一年的宝贵青春,只是单纯的想要满足自己提升学历的愿望。对这些人,国人自然的用「落榜者」的眼光去评判这一群人:“你看,这些人因为考不上全日制才去的非全日制”,杀人还要诛心。

此举进一步强化了非全日制专业生源不如全日制的总体印象,当年为了满足招生指标而使用此类调剂手段的高校,即没有制定合理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也没有为这个立足未稳的新生群体做出有力的支持。

第三宗罪:买学历

如果你忍受得了人们对「非全日制」的刻薄眼光,历经备考的九九八十一难成功入学,还有最后一重罪在等待着你:学费。一直以来,本科院校 办与民办的学费一直存在巨大鸿沟,公办院校享受国家补贴,使得我国的大学生家长们不至于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倾家荡产。民办院校则以相对较低的投档线还有配套的高昂学费著称,大家普遍都会认为这是给学习成绩差但家里有钱的公子哥镀金的。哪怕是民办本科,也只有高考这一条路可以进来,无非分数低一点罢了。

是不是看着非常眼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现状也是如此。普遍高于全日制的学费,而多数院校也缺乏针对非全学生的奖助体系,更无法享受廉价的宿舍。无论是哪一条,都是对非全学生的背刺,尤其是那些以脱产的形式去读非全日制的应届生,经济上的窘迫更拉低了群体自信。

这就是「非全日制」的第三宗罪:买学历。国家虽然一直在强调两种硕士研究生的区别只在于学习形式,但《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又明确提出只安排全日制研究生享受拨款。非全日制研究生将在没有财政补助的情况下,以高于全日制的学费和更长的学制来完成学业。尽管非全日制研究生拥有本职工作,有工资收入,不给予补助倒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高昂学费将引发一个关于公平的问题,正如陈谦4发表的文章所言:「因为这打破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平等社会地位的前置条件。随后的一切同质化要求都会被高价求学所掩盖, 无法实现最终的平等。」

第二宗罪提到大量的报考全日制的考生被调剂到非全日制,此举虽然完成了当年的招生计划博士研究生考试,但也为高校埋下了「创收」的非议。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高额的学费,还不用提供住宿,没有奖助体系,管理松散,对学校而言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

水在哪儿?考生质量水

既然非全日制的第一宗罪「刻板印象」和第三宗罪「买学历」短期内改变的可能性很低,如果想要证明非全日制的「水」是不公正的,只能从第二宗罪「考生质量差」下手求证了。

此次挑选的学校样本为浙江大学,选择理由如下:

按照通知的要求,非全日制将与全日制采用同一张试卷。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专业就是工商管理硕士即MBA,这应该是最广为人知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专业了。MBA的研究生初试只需要2门:「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这两门初试均为国家统一命题博士研究生考试,相比于其他专业的自命题具有更为理想的信效度以及区分度。浙大也刚好同时招收这两种MBA研究生,让我们来看看,两类考生在初试这场相对公平的比拼中,谁的表现更胜一筹。

MBA相关数据

学费

(万元)

录取人数

初试最高分

初试最低分

平均分

前10%平均分

前50%均分

220以上高分人数/占比

标准差

博士研究生考试

全日制

21.8

60

242

170

210

239

225

18/30%

18.14

非全日制

27.8

551

246

170

197

227

210

50/9%

15.45

虽然浙大在这两种形式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上存在巨大差距,但必须得承认,报考全日制的考生在初试成绩上的确比非全日制考生更为优秀。在总体、前10%、前50%的均分数据上全面领先。

不过非全日制考生这边呈现出来的数据则更令我吃惊。在之前检索的诸多文献中,均提到了在职考生因为需要兼顾工作、家庭,相对较少的学习时间势必会影响其初试成绩,进而导致进入复试的考生数量寥寥无几。浙大这批非全日制考生整体的初试成绩相当亮眼,均分远超国家线,一半的考生获得了超过210分的好成绩。

在看过的文献中,不少人都提到对在职人员使用同一张试卷并不公平,应试能力的差距并不能客观反映在职人员的科研潜力,建议加强针对个体最稳定的心智状态的检验,即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通过反复、机械和强化的记忆训练来获得较大提升的,包括文字运用、逻辑推理、审辨思维、数学计算、信息处理等胜任现代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一般性通用能力。而代码为199的「管理类综合联考」个人认为做的相当不错。

应用心理相关数据

学费

(万元)

录取人数

初试最高分

初试最低分

总分平均分

前50%总分平均分

专业课均分

政治均分

英语均分

全日制

9

12

421

401

410

415

256

77

77

非全日制

16.8

40

429

365

388

399

246

70

72

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在浙大应用心理MAP专业上,浙大心理系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专硕。因为应用心理不考数学,在难度上相对较低,这几年同样成为考研的大热门专业。从数据可以看到,两种形式的专硕招生人数差距甚大,学费差距显著(应用心理是浙大学费最昂贵的几个专业之一),被录取考生的初试成绩同样呈现出显著的区别。全日制考生全体400+的高分,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其均分相比非全日制考生高出10分以上,可谓是呈现出碾压的态势。

所以,综上描述性数据所述,非全日制考生真的比全日制差很多欸,全文完结……

为什么初试成绩低

抱歉,开个玩笑。前面我说到,这是一场相对公平的对比,虽然考了相同的科目,但有诸多变量,两种考生是完全不一样的,例如学习时间。学习时间与学习结果是教育心理学中涉及的课题,以著名的布卢姆模型为例,布卢姆在有关研究中提出了「用功时间(Time-On-Task)」的概念:即将学习者积极地专注于学习的时间称为用功时间。安德森(Anderson,1973)等人的研究表明,用功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5(高相关),与学习成绩增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8(高相关)。

根据一份2020年的调查问卷(李骐,2020)5,对来自全国32所高校的部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导师做了调研,其中关于在职考生与应届考生备考时间的对比:

博士研究生考试

3个月以内

4-6个月

6-12个月

1年以上

在职考生

15.78%

31.57%

45.26%

7.37%

应届考生

1.12%

20.99%

30.98%

46.91%

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脱产备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一定会比在职备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拥有更充裕的备考学习时间。以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我小姨子是以应届生的身份脱产备考,她拥有完整的白天+晚上可以学习。相比之下,我只有碎片到极致的学习时间,日均用功时间不超过5h。

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非全日制考生成绩差于全日制,但这并不严谨。假如一门学科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就能考出一个还不错的分数,那么两类考生的平均分数应该比较接近才对,或者说没有差异。有意思的是,在泛滥的考研经验帖中政治基本是属于优先级最低的初试科目,所花费的时间将远少于其他科目。这里将引用初任教师评价研究模型(BTES)中的「学科学习时间」概念。学科学习时间是指学生专注于逻辑上与学习目标相关联、适合学生水平的学术活动并达到较高掌握程度所用时间。很显然,如果以初试三门课程的学科学习时间从多到少排序,想必绝大多数人会是这样:专业课 > 英语 > 政治。

既然政治是一门学科学习时间相对少的科目,那为什么两类考生依然存在相当显著的差距呢?是不是有其他因素在影响?政治是一门相当有「意思」的科目,它在我们考研之前,极少有人系统化的去学习这门课,也就是说前摄干扰基本不存在,大家都是相同的起跑点。

那差距难道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导致智力下滑而产生的吗?根据我的政治学习经历,这是一门考验逻辑与记忆能力的课程,而这些能力在20-40岁之间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过分衰退。我去检索了相关文献后发现,可以小小的做一个假设:年龄的确会影响考研政治成绩,但不是直接影响,而是间接的。

有一篇关于非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赵岑,2020)6,提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普遍年龄较大,思想成熟,其三观已定型,相比应届生更复杂、多元,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度更大。以此来推测在职的非全日制在学习政治课时更难以系统性的接收政治核心理念。另外,文中也提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普遍更关注专业学习,比如我,就对政治中所蕴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等缺乏兴趣。

最终只能被动记忆考试内容用于应试,得分差距也就水到渠成了。

片面的评判标准

看到这里,看官们是否能品出味道来了。光政治一门初试科目,其成绩的影响因素就如此复杂,更不要提英语和专业课了。光以初试成绩作为判定考生质量的标准并不妥当,所以才会有复试,才会有高分复试被刷的故事。虽然我无法从统计数据上给出答案来证明报考相同学校的两类考生之间整体素质、智力上是相同的,但仅以初试成绩来评定非全考生的质量,显然有失公允。

但在短期内考研科目不发生革命性改变的情况下,非全考生初试成绩低于全日考生的现象就会一直存在。各校如果严格按照两类研究生统一划线的政策,只能让分数线委曲求全去适应非全考生,而这条线对于报考全日制的考生而言将毫无参考价值。例如浙大应用心理专硕复试线365分,非全招生40人,进复试47人,最低分365;全日制招生12人,进入复试24人,最低分401。

尽管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纳入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体系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其选拔生源的质量,但照搬的模式很显然并不能达成这个目的。

培养质量水

说一千道一万,让我们回归学历的本质内涵:即建立一个公允的培养标准,给予用人单位一个快速可靠的筛选机制来获得需要的人才。慢慢的,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市场上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就有了学历歧视链条: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本科 > 专科,更有甚者对该链条进行了细分,如将本科拆分成:985本 > 211本 > 双非本,将研究生拆分成:985本硕> 211本硕 > 双非本985硕 > 双非本211硕。如今又新加了一个非全日制硕,歧视链条又得到了扩充。这个歧视链条的排序,就是按照学校等级降序排列罢了。985学校的学生质量更好,教育资源更好,培养质量最好,出来的人才自然是最抢手的。

因此,探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水的本质,就是社会对非全日制模式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质量不信任。2017年以前非全日制模式培养的学生质量的名声可谓是劣迹斑斑。那么经过4年的摸索,高校是否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确保非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呢?政策层面,国家要求两种硕士研究生统一培养政策,坚持相同标准,论文统统纳入盲审抽检,已经做到了严进严出。学校层面,就很有意思了。

授课质量

早前刷到一篇来自社交软件的动态,同学抱怨浙大用全日制的模式培养非全日制,把他给累的够呛,心态上非常自闭。我也通过浙大的研究生管理系统,比较了两种浙大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只是两者的上课时间不同,而相同的课程授课的老师完全一样,如果均为线下授课,纯粹的授课质量上两类学生应该差距非常小。

虽然诸多文献都在批判使用相同模式培养非全硕士研究生的合理性,但现阶段依然处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我认为这种举措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的确在高校层面做到了对两类学生的一视同仁,以此来保证培养质量的一致性。

可惜的是受2019年以来的疫情影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很难返回学校进行线下授课,多以线上的方式完成授课。这里需要搬出一个替罪羊:线上课程的教学质量问题。

在疫情肆虐前的世界,线上授课几乎是函授等非国民教育序列学历的主要授课方式。线上课程往往伴随着粗糙的课程质量,简陋的交互界面,还有右下角秃顶大爷的喋喋不休,这一过程以进度条走到尽头而告终。期间没有人关心课程讲的有没有质量,也没有人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但每个人都关注着那个虚假的结果。线上授课的缺点多的令人发指:

纵然查阅了诸多资料,很遗憾的是,大家都很擅长分析线上课程的缺陷,却极少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变革。纵然借着疫情的“东风”,呼吁多年的教学方式改革被推到了教学改革的舞台上,我所看到的更多是赶鸭子上架,新技术的红利显然没有被教学有效分享。

只要疫情不结束,继续沿用着老旧的线上授课模式,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授课质量就无从谈起,培养质量就是空中楼阁,最终水硕的名头将一直伴随着非全硕,直到它的死亡。

当然,影响培养质量的方面还有很多博士研究生考试,例如科研素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确很难抽出大量时间进行科研训练,这方面的缺失的确较为遗憾。

那还考吗?

当我们探索了非全硕士研究生的含水量问题后,接着来回答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非全硕士研究生有用吗?假设非全硕士研究生均为在职人员攻读,那么可以换成更有研究意义的说法:读了非全硕士研究生,我的收入会提高吗?

无论你是否承认,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在职人员选择去攻读非全硕士研究生很大程度上是遇到了职业瓶颈,希望借助学历的提升来突破困境。那我们在学历提升后,收入会提高多少?职位能提高多少?好玩的是,我还真找到这么一篇博士论文(陈进前,2019)7,为大家分享几个有意思的结论。

收入

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后读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没有读相比,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这个结论就打破了绝大多数人以为非全硕士研究生毫无价值的看法。陈进前在研究中发现,在读攻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后,平均年工资收入从18.6万元增长到28.23万元,涨幅高达51.8%。尤其是10w收入以下的群体,在获得研究生学历后收入有了质的飞跃博士研究生考试,大幅跃升至10-30w区间。

博士研究生考试

以我个人的体验来说,选择攻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仅打开了本单位内的上升通道,依托优质的学校背景能够带来更为高质的社交圈。

面向对象

按照教育收益率进行排名,在职考生所在单位从高至低分别是:

民营企业 > 外资企业 > 国有企业 >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这个排名非常符合我们的直觉认知。因为我在备考过程中见到了非常多的关于非全硕在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升职、加薪无用的观点。所以如果考生本身就已经在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那么再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攻读非全硕,从收益角度而言是比较低的选择。

同时,若考生本科并非985/211,那么相比本科已经是985/211的考生,攻读985/211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样将带给前者更多的教育收益率。其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学校背景的提升带来的社会认可,二是此类考生会更珍惜在顶级学校学习的机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攻读时机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很好奇,什么时候去攻读非全硕将获得最大化的收益?陈进前的研究告诉我们:本科毕业工作10年左右是比较理想的时间点(年均收益率16.07%)。工作的前10年是奋斗的黄金期,累积的实践经验将在理论的辅助下,对个人能力有一个相当明显的提升。这一点放在我自己身上也是成立的,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迅速的与实践经历相联系,迸发出无数恍然大悟。

而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而言,5年内的工作经历去攻读非全硕带来的收益(年均收益率 8.8%)则不如5-10年工作经历(年均收益率10.23%)。这也很符合各类经验帖中的避雷指南,并不建议应届生去攻读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顺带提一句,我知道有部分院校是允许非全日制以脱产的方式攻读(包括浙大),建议慎重。此时的你既无奖学金,也没有低价学校宿舍,失去工作收入来源而仅仅依靠导师补助的你将面临经济上的困境。

择校

在各类经验帖中,劝人不要读非全,但如果是985/211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纯以收益率而言,同为非全,就读985/211高校会比双非院校收获更多吗?陈进前的研究中对学校层次做了控制变量,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了一个令这些考生意料之中的结果:985/211院校比双非院校教育收益率高了1.91%。

这个差距并不大。某种程度上,对于在职人员而言,学历层次的提升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远高于院校等级。当然,如果有机会报考更高层次的院校,无论是对自身人脉还是知识的拓展,都会比双非获得更多。

专业

前面提到最广为人知的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就是MBA了,在陈进前的研究中同样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在非全日制硕士的学位类型上,MBA比非MBA在教育收益率上高了7.48%,几乎提升了一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MBA学费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依然广受追捧的原因。嗯,它将来能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说到专业硕士,其实有非常明显的2个趋势。一是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在不停的扩招,近几年硕士统考招生人数屡创新高,非全日制硕士的名额贡献最大。二是越来越多偏重实践的专业硕士例如MBA、应用心理、金融、教育等,在拥有全日制学术专业的前提下,招收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少,甚至干脆停招。例如在心理学学科领域里最顶尖的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已经不再招收全日制应用心理专硕,将所有专硕名额给了非全日制。如果未来用人单位依然唯“全日制”马首是瞻,将错失大批从这两所顶级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

困境

如果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去观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生存境况,「艰难」二字似乎不足以道尽个中辛辣。从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再到大大小小的国企、民营企业,大家都十分抗拒接纳这个5岁的幼童。在大城市的抢人大战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也宛若隐形人。这个新生群体中的先锋不再保持沉默,选择拿起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纵然是最终的赢家,掩盖不了的却是被忽视的痛苦。

只能许下一个愿望,或许有那么一天,学历证书上将不再注明那令国人谈之色变的四个字:非全日制。

Copyright © 靠谱的考研 - 靠谱的专业课考研机构!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京ICP备18012533号-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