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靠谱的专业课考研机构 > 2016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6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3-02-06 作者:gong2022




??一、名词解释(80)

1.农业革命

新石器时代原始种植业和原始养畜业取代采集、渔猎经济的革命。原始农业的发生地有三个中心,即西亚、东亚和中南美洲。亚洲西部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年代可推至公元前8000年,这里的人们栽培了大麦、小麦、豌豆等农作物。东亚地区的早期农业文明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和泰国等地。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约7000年前就已种植水稻,黄河中上游地区居民在大约6000年前就开始培植粟。中南美洲的秘鲁等地也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最早培植了玉米、马铃薯、南瓜等作物。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殷墟

商代晚期都邑遗址。是盘庚迁殷后商代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年10月13日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虽然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一,但是经历王莽新朝的战乱之后,各家的歧异再次抬头。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于当时乃是朝廷修缮儒学之所。

4.永嘉南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又称永嘉南渡,指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周边少数族内徒建立割据政权,酿成永嘉之乱,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南渡,史称“永嘉之乱”或者“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首都迁至江东建康,自此史称东晋。

5.南北面官制

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面建立的一咱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均是契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设置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枢密院都是辽朝中央和权力核心机构,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6.《校邠庐抗议》

洋务运动时期宣传洋务思想的代表性著作。1861年,冯桂芬写成的《校邠庐抗议》,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提出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7.十三行

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鸦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习,命名十三行。实元定数,最多时达二十六家。最少时仅四家。对官府负有担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岔文、管理外商等义务,是官府与外商交涉的中介,并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均需由十三行买卖。初为牙行性质,乾隆四十七年十三行商人组成公行,专揽茶、丝度大宗贸易。虽有行会组织,彼此间仍有竞争。在对外贸易中获利虽多,但被官府勒索亦多。五口通商后,十三行独揽中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趋没落。

8.七届三中全会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方针。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并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毛泽东在书面报告和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国头三年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恢复国民经济,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进行。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纲领和路线,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对动员、组织各阶层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改革和恢复经济起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二、简答题(80)

1.列举史书体裁及作者

1纪传体:以《史记》为代表.内容分世家,列传,书,表等.世家主要描写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如帝王将相.列传写一些隐士,侠客,如游侠列传.书,表都是臣下对皇帝的奏章.总体上来说描写的对象是历史人物.通过历史人物来说明历史进程.

2编年体: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春秋》.如XX公XX年XX事.

3国别体:按国家记载一国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代表《战国策》,分开记载了战国七个国家的史实.从现在来看这种国别体就象是县志一样.

4纪事本末体:分开记载没个历史事件.对研究历史的某一方面很有帮助.代表《通鉴纪事本末》

5通史:记载几个朝代很长一段时间的史实.代表《史记》《资治通鉴》.

6断代史:记载一朝一带的历史.如《汉书》记载西汉一朝的历史.二十四史中大多是断代史史书.

2.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

1、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

2、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3.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梁武帝长期优容士族的结果,使统治集团中贪残、侈靡、轻视武备之风日益严重,吏治极端黑暗,阶级矛盾空前尖锐,这就给侯景之乱的得逞以可乘之机。原为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戍卒的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梁武帝不顾多数朝臣的反对,纳降侯景,封为河南王,都督河南南北诸军事。548年侯景发动叛乱,梁朝贵族乘机发展势力。侯景之乱,江南社会遭空前浩劫。东晋以来经营数百年而形成的三大经济文化中心,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士族门阀在此次战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过程。

4.唐至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变化

中国古代中后期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线索是唐中期的两税法、明中后期的一条鞭法和清初的摊丁入亩。

(一)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 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的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折合成实物交纳;根据田亩的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字为准,交纳谷物。(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6)“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

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两税法的进步意义是“(1)此法把租庸调和各种杂徭、杂税合并,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2)此法规定官僚、贵族、客户、不定居的商人都要纳税,这就扩大了税源。此法规定按土地资产的多少征税,比租庸调不管居民有多少土地资产一律按丁征税合理。这样的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3)此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两税法存在的弊病:(1)实行两税法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发展得越发严重。(2)两税法规定量出制入,致使税额不断增加,而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3)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布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即货币增值,物价下跌,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

(二)一条鞭法。明中叶以后的社会经济情况有所变化,一是土地兼并在猛烈地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在迅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不能不改变,一条鞭法便应运而生。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大力推广。

主要内容是:(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统统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三)摊丁入亩。清朝建立后沿用明代的一条鞭法。长期的战乱,再加上官吏和地主相互勾结,营私舞弊,将贵族、官吏和地主负担的赋税徭役转嫁到贫困劳动者身上,政府面临“丁额无定,丁银难收”的尴尬境地。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 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

摊丁入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三、论述题(120)

1.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一、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既乏军储,又鲜人力。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安史余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

三、剥削加重。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

四、边疆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六、西域独立。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

2.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 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但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中国洋务运动走向破产。在这以前的中法战争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已全军覆没,在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了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没有成功。从而标志着其破产。

(二)、从政治上来看,《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放新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了长江上游地域;巨额的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进程,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确立。

(三)、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对中国的自然经济起到进一步瓦解的作用。再加上清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都对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自己力量的壮大,在19世纪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四)、从国际上来看,中国战败国际地位大大下降,从而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汗潮。使中国面临空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

(五)、从军事上来看,清政府为挽救危机,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1895年,清政府鉴于湘军和淮军在战争中一败涂地,先后派胡和袁世凯到天津小站采用西洋方式编练新军,即后来的北洋新军,这支军队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是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的军事基础。

(六)、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表现有三:一是促使了维新运动的兴起。《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正在北京会试的康有为联合各省的举人1300多名联合进行了有名的公车上书,把改良主义思潮推到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运动阶段。在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一部分封建贵族的支持下,掀起了变法运动。二是各地民众进行反抗斗争,表现为对侵略的愤慨和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自卫本能。如甲午战争中及战后山东就遭受列强侵略特别严重,首先在山东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台湾人民从台湾被割以后就进行了连绵不断的反割台斗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仿照美国样式建立起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来摆脱民族危机,振兴中华。四、从1901年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也推行“新政”来维护统治。

3.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着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80)

1.农业革命

新石器时代原始种植业和原始养畜业取代采集、渔猎经济的革命。原始农业的发生地有三个中心,即西亚、东亚和中南美洲。亚洲西部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年代可推至公元前8000年,这里的人们栽培了大麦、小麦、豌豆等农作物。东亚地区的早期农业文明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和泰国等地。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约7000年前就已种植水稻,黄河中上游地区居民在大约6000年前就开始培植粟。中南美洲的秘鲁等地也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最早培植了玉米、马铃薯、南瓜等作物。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殷墟

商代晚期都邑遗址。是盘庚迁殷后商代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年10月13日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3.白虎观会议

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虽然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一,但是经历王莽新朝的战乱之后,各家的歧异再次抬头。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于当时乃是朝廷修缮儒学之所。

4.永嘉南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又称永嘉南渡,指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周边少数族内徒建立割据政权,酿成永嘉之乱,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南渡,史称“永嘉之乱”或者“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晋朝首都迁至江东建康,自此史称东晋。

5.南北面官制

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面建立的一咱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均是契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设置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枢密院都是辽朝中央和权力核心机构,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6.《校邠庐抗议》

洋务运动时期宣传洋务思想的代表性著作。1861年,冯桂芬写成的《校邠庐抗议》,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提出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7.十三行

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鸦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习,命名十三行。实元定数,最多时达二十六家。最少时仅四家。对官府负有担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岔文、管理外商等义务,是官府与外商交涉的中介,并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均需由十三行买卖。初为牙行性质,乾隆四十七年十三行商人组成公行,专揽茶、丝度大宗贸易。虽有行会组织,彼此间仍有竞争。在对外贸易中获利虽多,但被官府勒索亦多。五口通商后,十三行独揽中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趋没落。

8.七届三中全会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方针。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并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毛泽东在书面报告和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国头三年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恢复国民经济,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进行。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纲领和路线,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对动员、组织各阶层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改革和恢复经济起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二、简答题(80)

1.列举史书体裁及作者

1纪传体:以《史记》为代表.内容分世家,列传,书,表等.世家主要描写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如帝王将相.列传写一些隐士,侠客,如游侠列传.书,表都是臣下对皇帝的奏章.总体上来说描写的对象是历史人物.通过历史人物来说明历史进程.

2编年体: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春秋》.如XX公XX年XX事.

3国别体:按国家记载一国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代表《战国策》,分开记载了战国七个国家的史实.从现在来看这种国别体就象是县志一样.

4纪事本末体:分开记载没个历史事件.对研究历史的某一方面很有帮助.代表《通鉴纪事本末》

5通史:记载几个朝代很长一段时间的史实.代表《史记》《资治通鉴》.

6断代史:记载一朝一带的历史.如《汉书》记载西汉一朝的历史.二十四史中大多是断代史史书.

2.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

1、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

2、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3.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梁武帝长期优容士族的结果,使统治集团中贪残、侈靡、轻视武备之风日益严重,吏治极端黑暗,阶级矛盾空前尖锐,这就给侯景之乱的得逞以可乘之机。原为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戍卒的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梁武帝不顾多数朝臣的反对,纳降侯景,封为河南王,都督河南南北诸军事。548年侯景发动叛乱,梁朝贵族乘机发展势力。侯景之乱,江南社会遭空前浩劫。东晋以来经营数百年而形成的三大经济文化中心,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士族门阀在此次战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过程。

4.唐至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变化

中国古代中后期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线索是唐中期的两税法、明中后期的一条鞭法和清初的摊丁入亩。

(一)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 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的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折合成实物交纳;根据田亩的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字为准,交纳谷物。(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六月交完,秋税要在十一月交完。(6)“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

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两税法的进步意义是“(1)此法把租庸调和各种杂徭、杂税合并,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2)此法规定官僚、贵族、客户、不定居的商人都要纳税,这就扩大了税源。此法规定按土地资产的多少征税,比租庸调不管居民有多少土地资产一律按丁征税合理。这样的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3)此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两税法存在的弊病:(1)实行两税法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发展得越发严重。(2)两税法规定量出制入,致使税额不断增加,而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3)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布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即货币增值,物价下跌,致


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

(二)一条鞭法。明中叶以后的社会经济情况有所变化,一是土地兼并在猛烈地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在迅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不能不改变,一条鞭法便应运而生。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大力推广。

主要内容是:(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统统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三)摊丁入亩。清朝建立后沿用明代的一条鞭法。长期的战乱,再加上官吏和地主相互勾结,营私舞弊,将贵族、官吏和地主负担的赋税徭役转嫁到贫困劳动者身上,政


府面临“丁额无定,丁银难收”的尴尬境地。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 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

摊丁入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三、论述题(120)

1.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一、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既乏军储,又鲜人力。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安史余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

三、剥削加重。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

四、边疆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六、西域独立。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

2.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 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但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中国洋务运动走向破产。在这以前的中法战争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已全军覆没,在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了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没有成功。从而标志着其破产。

(二)、从政治上来看,《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放新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了长江上游地域;巨额的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进程,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确立。

(三)、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对中国的自然经济起到进一步瓦解的作用。再加上清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都对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自己力量的壮大,在19世纪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四)、从国际上来看,中国战败国际地位大大下降,从而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汗潮。使中国面临空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

(五)、从军事上来看,清政府为挽救危机,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1895年,清政府鉴于湘军和淮军在战争中一败涂地,先后派胡和袁世凯到天津小站采用西洋方式编练新军,即后来的北洋新军,这支军队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是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的军事基础。

(六)、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表现有三:一是促使了维新运动的兴起。《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正在北京会试的康有为联合各省的举人1300多名联合进行了有名的公车上书,把改良主义思潮推到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运动阶段。在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一部分封建贵族的支持下,掀起了变法运动。二是各地民众进行反抗斗争,表现为对侵略的愤慨和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自卫本能。如甲午战争中及战后山东就遭受列强侵略特别严重,首先在山东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台湾人民从台湾被割以后就进行了连绵不断的反割台斗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仿照美国样式建立起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来摆脱民族危机,振兴中华。四、从1901年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也推行“新政”来维护统治。

3.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着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Copyright © 靠谱的考研 - 靠谱的专业课考研机构!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京ICP备18012533号-145